【徵文賞-互動藝術】佳作|Eyeo Festival 2022 心得 – 王浩平

“Buildings, Cities, and Minneapolis”

Eyeo Festival 是一場集結藝術家、設計師和開發者的研討會,每年固定在美國 Minneapolis 舉辦,第一次是 2011 年,除了 2020、2021 因為疫情取消之外,每年都有舉辦。內容相當廣泛,包含 Creative Coding、資料視覺化、裝置藝術、體驗設計、人工智慧、VR/AR 等等,基本上只要跟藝術或創作沾得上邊都包含在內。Eyeo Festival 透過演講、工作坊和自由交流的形式進行,因此實際上不如「研討會」這麼嚴肅,接下來用 conference 代替。

我是透過 OpenProcessing 得知這個活動,本來因為地點、時間跟錢,沒有考慮要參加。直到活動前的一個多月,OpenProcessing 在平台上發起了創作比賽,只要在 5/5-21 把作品提交至比賽的 curation -「Buildings, Cities, and Minneapolis」,並且獲得最多的愛心就可以獲得 Eyeo Festival 門票一張。

一開始其實沒特別積極要參加,覺得要能在眾多作品中勝出應該相當困難,但也覺得這個主題蠻有趣的。所以一邊關注其他人提交的作品,一邊想如果是自己做的話,作品的內容和呈現會是什麼樣子?過了幾天發現作品量不多,愛心數似乎也不是遙不可及,也對這個主題有一點創作想法了。於是就花了幾天零碎時間,完成了大概的雛形。最原先想法是做出台灣鐵皮屋頂俯視角度印象,過程中為了讓線條有點隨機、不整齊,意外做出一點素描的風格。本來還想把不規則的馬路排列做出來,但發現難度遠超過目前能力所及,硬著頭皮還是把半成品 “city on the rooftop” 提交出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用盡全力在 Twitter、IG、Discord 和 FB 社團推廣我的作品,求大家如果喜歡的話幫按個愛心,終於在截止當天超越了最多愛心的作品。看了一下按了愛心的人有:還沒開始分享就先按的、開始推廣後打開自己 OpenProcessing 帳號支持的、沒在寫程式但特別去註冊投票的朋友們(還好沒被認定是灌票),到現在還是覺得很奇妙,好像臉皮夠厚、願意踏出主動分享創作的那一步,就會得到來自全宇宙的大力幫助。

city on the rooftop

Are you caaatisgood?

比賽截止兩天後,OpenProcessing 在 Twitter 上宣布了結果,我拿到 Eyeo 門票了!有趣的是,當時 OpenProcessing 創辦人 Sinan 也在倫敦,我們就約了隔天在 Camden Market 見面喝個咖啡。記得當時他晚了一點點到,我一度懷疑一切會不會是太過美好的一場夢?或是如姜太公釣魚般的一場騙局?怎麼會贏了網路上的創作比賽,隔幾天就約連名字都還不知道的網友出來喝咖啡?(當時是用 OpenProcessing Twitter 溝通,所以還不知道他是誰)不一會兒從我身後傳來的一句 Are you caaatisgood?(我網路上的暱稱),那些想法才頓時煙消雲散。

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聊了 Creative Coding、生成式藝術 NFT 平台、OpenProcessing 未來的經營方向、倫敦和他待了一陣子的紐約之間差異、一些 side project 等等。拿了票,約好到時候 Minneapolis 再見。

Code + Care Summit

時間快轉到 Eyeo Festival 前一天,是一場被官方稱為 un-conference 的一日活動「Code + Care Summit」,對我而言最大的特色是,討論的內容和方式全部由參加者來決定。當天除了幾間會議室、交流空間和一些茶點,就只有一面寫著空白時程的白版,依照會議室的數量,同時間最多有四個不同主題,參加者可以按自己興趣選擇,也可以拿起白板筆寫上想討論的主題,就自己成為討論的主導人,有二十分鐘或一個小時不同長度的時間安排。雖然官方的主題是 Code + Care,但最終的討論內容可說是五花八門,有 Accessibility in Web3、Caring for open source、Mentorship、教 p5.js 的老師為了教學方便做的 p5 party 工具、如何創造更友善(避免歧視、霸凌)的線上沈浸式體驗、Data Storytelling、把音樂作為教育內容等等。

每場討論都相當開放,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大家的背景和專業不同,也讓整個討論非常多元,有許多議題或想法是自己從來沒了解過的。其中一個相當印象深刻的討論是「我們怎麼紀念因為 COVID-19 失去的生命」,所有人分成五六個小組,發想出各種「紀念」的方式,實體、虛擬、大方向的概念等等。更有人提到這件事其實還是進行式,應該要納入紀念的形式的考量之中。

當然也有一些討論沒有如預期中的「順利」,有些時候隨著主題的延伸和聯想,最後引發共鳴的反而離本來主題有點遠,也有的大概自我介紹完就差不多沒時間了。但無論如何都不影響大家提出自己想法和意見的熱情。

以前從沒參加過這樣密集的開放式討論,一整天下來覺得自己的好奇心有被提升了一些,也體會到要把「自己」縮小或擺在一旁,才更容易了解每個不同背景的人的獨特想法。另一方面是理解到關懷(caring)的重要性,它似乎是在產品、軟體、體驗和週遭環境,容易被忽視或欠缺資源的一部分。如果在生活或專業上可以多一點關懷,我們會有更高機會打造出能包容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和需要的環境。

Eyeo Festival

來到晚上的 Eyeo Festival 開幕之夜,只見大家人手一杯飲料交談、聊天,現場甚至有爵士配樂,整體是種輕鬆以對卻又迫不及待要揭開序幕的氛圍。現在回想起來,可以理解為什麼主辦方時不時會提到這是節慶(festival)不是 conference。自己對當晚的主題演講比較沒有共鳴,倒是主辦方的 Dave 開場時給大家的心態矯正覺得很不錯。他提到的其中幾點:

  • 每個人都感覺自己有冒牌者症候群,不必覺得害羞或沒有能力分享、發問和交流。
  • 投入活動越多,獲得的就越多。

這類型的活動能否辦得成功,有一部分會取決於與會者的表現。雖然多數人都是來交流和吸收新知的,在開始前提醒大家要帶著開放的心態、凝聚參與者們的共識,讓對的人之外還有對的心態。這部分的細節處理對活動整體大大加分。

當晚還有多位參加者的五分鐘分享,其中有位 DeepMind 工程師 Michael 分享學習射箭的心得,他有一陣子在分數上一直無法進步,後來他發現當他停止在意分數時,準度反而明顯提升。他接著說到生活中很多其他的「計分工具」,例如社群媒體。這些計分工具能做到相對客觀的成效衡量,但太在意分數也有可能造成反效果,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下次卡關時,不仿試試忘掉「計分工具」,也許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接下來是連三天滿滿的議程和活動,白天時段是 4~5 場雙軌並行的演講,中午休息時間有參加者自由報名的閃電秀,晚上則是形式較輕鬆的交流活動。以往參加的 conference 幾乎都是網頁相關技術領域為主,不管內容再怎麼廣,基本上都還在自己的守備範圍內。因此以設計、藝術、創作者等領域為主的 Eyeo Festival 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沒接觸過的創作類型或手法不說,有些甚至連想都沒想過。即便如此,在參加前仍很肯定的知道自己多少都能從不同的人和創作中獲得啟發,而實際上確實是如此。聽著每位藝術家對你分享自己投入、開創已久的宇宙,是很難不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的。

我特別對 Design I/O 的 Emily Gobeille 和 Theodore Watson 開發 The Pack 這款策略遊戲的分享感到印象深刻,遊戲包含很多程式和運算邏輯的元素,他們將不同的指令和邏輯個性化,設計成不同的角色,玩家可以自由組合,做出能重複執行的指令和演算法。Daniel Brown 分享他的 Neuromancer and the Sprawl 作品也非常讓人驚艷,這系列受到 cyberpunk 小說家 William Gibson 的啟發,後來也被 William 邀請為他的小說製作封面。這位曾經意外重傷導致下半身麻痺,卻執意回歸創作且做得有聲有色的藝術家,對創作的熱情與執念實在讓人佩服。

活動中也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有幾位甚至是聊了許久才知道原來是早就在 Twitter 或 IG 上 follow 已久的神級人物,像是生成式藝術家 Chris RiedSimon。最特別的是一位活動志工 Blair,就讀人因工程與設計博士的他對 OpenProcessing 平台上使用者複製(fork)別人的作品(sketch)加以修改創作很有興趣,他針對這個再創作行為寫了一篇報告,還用了送我來 Eyeo Festival 的作品當封面,他也打算投入更多時間深入研究。

首次嘗試 pen plotter 繪圖機

Eyeo Festival 結束前一天,一時興起想把 “city on the rooftop” 用繪圖機畫出來做成明信片寄給自己,很幸運的是真的有人有繪圖機並且願意帶來借給我,當天趕在附近的用品店關門前找到適合的卡紙跟黑筆,隔天一早把作品調整成適合輸出的大小和格式,利用中午的空擋開始試印。雖然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輸出一張,還因為比例沒抓好有點落漆。自己的數位作品透過實體介質繪製出來,可以拿在手上看,感覺非常不一樣,似乎也多了點紀念價值。

密西西比河畔的最後一晚

很喜歡 Eyeo Festival 的場地安排,開幕夜在一個表演場地 Aria,白天的活動在 Walker Art Center 的會議廳,其中一晚的自由交流和工作坊舉辦在另一個表演場地 Machine Shop,最後一晚則是在密西西比河上 Nicollet Island 的表演空間。望著流速強勁卻又看似平靜的河與夜景,回想當初看到 OpenProcessing 比賽徵件直到此刻站密西西比河畔回想著這一切,試著讓自己相信這不是夢一場。

一位有許多以鳥類為主題的研究和創作的藝術家 Kitundu,在閉幕夜分享過往的創作和為氣候變遷組織 C40 製作獎盃 Ancient Air 的過程。有句非常打動我的一句話「Take your imagination seriously」,認真看待你的想像力。每個人的都有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完全無關你的背景,如果能夠去探索、理解、善用,甚至回應它,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許是對本業產生新想法、找到新的興趣或開展出新的一條路也說不定。在 Eyeo Festival 遇到非藝術或技術背景的人,有位是在五角大廈做一些國際情勢分析,有人是在學校教書,也有在其他公家機關工作的人,但他們都以「尋找靈感」為由來到這裡。探索想像力和找尋靈感,真的不是藝術家才可以(或應該)做的事。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記得並實踐這句話。

離開前,我把繪圖機畫出來的唯一一張 “city on the roof top” 送給 Sinan,特別謝謝他做了 OpenProcessing 平台讓我有這個機會出現在這裡,祝他接下來從紐約搬去阿姆斯特丹一切順利。

關於我

本業是一位前端工程師,2021 年出海到倫敦生活,在更早之前因為吳哲宇而接觸到生成式藝術(感謝哲宇!),2021 年底開始比較認真的創作,也慢慢接觸到 Web3 領域,希望能在 Creative Coding 和 Web3 世界裡留下一些足跡。感謝你讀到這邊,任何想法或回饋歡迎到 TwitterIG 上告訴我。

相關連結

分享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