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3:當國際沉浸式影展聯盟起來,在超現實博物館裡舉辦線上展覽活動-新影像藝術節、翠貝卡電影節、坎城影展

XR3 : 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 (MOR)
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 (MOR)

近年來,史詩級的電影影展都開始搶占沉浸式作品的市場,企圖跟上新興科技產業的腳步,站在浪潮上,紛紛推出競賽單元、獎項以及市場展,吸引許多創作者投入創意與熱情、製作出色的作品。

今年,法國的坎城影展XR市場展(Cannes XR)、美國紐約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estival)以及法國巴黎的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三者聯合超現實博物館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MOR)一起推出線上虛擬展覽平台XR3。

超現實博物館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 (MOR)是一個VR沉浸式線上展演空間,結合了展覽、社群連結與分享的功能,讓各地的創作者、藝術家能虛擬地聚集一堂,將互動作品搬進線上的博物館中,觀看與體驗那些尤其只能在VR中展示的作品。

XR3虛擬展演平台

XR3是一個全新的虛擬展演平台,專為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的作品而生。一年多以來因為疫情而無法跨國移動,但距離阻擋不了想要看很多好作品的心,希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體驗最新的VR作品及沉浸式內容。

在三個影展舉辦期間(6月9日至20日以及7月6日至15日)會有總共約五十件VR作品開放觀賞體驗,其中也包含了許多世界首映的作品。擁有VR頭顯的人能夠從Steam或是Viveport網站上下載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的應用程式,裡面可以直接一次體驗所有作品。

可以使用的頭顯設備包括Oculus Rift、HTC Vive、Valve Index及Windows Mixed Reality,而Oculus Quest的使用者必須透過Oculus Link或是Virtual Desktop application連接VR-ready電腦才可操作。

幾十年的影展發展到現在變成了很複雜的活動,除了每個影展都有自己的定位、推廣不同類型的影片之外(像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顧名思義著重紀錄片、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圍繞在動畫),現在還開始從電影跨界到了沉浸式內容,為了吸引更多人潮,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舉辦琳瑯滿目的節目及活動,包含論壇、講座、工作坊、創作者座談等等。而身為觀眾,要對得起貴桑桑的入場票,必須花很多時間一一研究片單及節目表,挑好想看的、想聽的,充分利用短短的影展時間參與最多活動。

如果不是參與多年、或是曾在裡面工作,真的很難想像一個電影節、藝術節裡面的活動之多元。讓Chia編我稍微介紹坎城影展XR電影市場展、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estival,以及有幸與團隊一同辦了三屆的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這三個影展吧!

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

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
©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

每年六月於法國巴黎舉行的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今年來到第四屆,由法國影像論壇Forum des images舉辦、巴黎市政府所支持,為現今巴黎最重要的創新文化機構之一,旨在推廣電影、數位影片、紀錄片與虛擬實境影片等。

藝術節以內容與藝術創造性為主要訴求,聚焦於「影像」及「故事敘述」,不限於單一領域,展出的作品涵括了互動藝術相關的光雕投影、擴增實境、虛擬實境、混合實境等。過去三年內大力推動沉浸式與數位互動式體驗,已成為全歐洲最具指標性、XR 資源最齊全之沉浸式創作藝術節。

除了是產業人士年度聚集的場合,也致力於推廣這些作品給更多大眾,五天的藝術節中有三天是產業交流日、兩天「完全免費開放」展出作品給巴黎民眾參觀體驗。

他們每一年都有一個焦點單元,聚焦於一地區的相關作品,像2019年是台灣,邀請了將近二十位台灣創作者、製作公司等前往法國參與盛會;2020年因為疫情成為了十分「混種(hybrid)」的一年(現場、線上、虛擬世界三處同時舉辦,給位於世界各地的創作者及大眾參與),今年因為法國政府偕同法國文化推廣組織Institut Français的「非洲文化年Africa2020 Season」而聚焦於非洲的創作人才及作品。

(至於為什麼Africa2020在2021年舉辦,就又是另一個命運多舛的故事了)

今年共有17件入圍XR競賽單元的作品,將角逐三項大獎,此外展出的還有12件非競賽單元作品,囊括了近兩年來國際上受歡迎的AR、VR體驗。

去年由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製作的《失身記-2.0版》(Bodyless)抱回最大獎金頭顯影像獎(Masque d’Or),先前的《失身記》一版也曾獲得第74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榮譽獎。

6/9-11這三天為產業交流日Industry Days,有許多的論壇、工作坊、案例分析等等線上、現場參與的知識型活動,市場創投單元XR Financial Market匯集製作、提案、發行方及業界重點人士,為創作者媒合資金及尋求合作機會,是國際 XR 生態系中的指標性項目之一。

©Taiwan x France XR Day (NewImages Festival x TAICCA)
©Taiwan x France XR Day (NewImages Festival x TAICCA)

台灣的元素也是一樣不可少啦!多年的好夥伴高雄電影節偕同法國在台協會繼續支持,給在法的VR創作者一項來台灣駐村創作的徵件計畫(像Chia編我之前住在法國時也好想要申請),每年由幾十件申請計畫中,挑選出一位到高雄駐村、在新影像藝術節及高雄電影節中展演。另外,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也與新影像藝術節合作,共同推出了「臺法人才交流計畫」,深化雙邊在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期望能共同催生更多讓全球驚豔的 XR 及沉浸式內容作品Taiwan x France XR Day,以論壇、工作坊、一對一媒合會等方式,讓兩國 XR 產業人才進行深度交流。

光雕投影作品Chosi Chosi ©Xabiso Vili, Inka Kendzia, Elise Wessels, Jason Stapleton, art by Faith XLVII, music by Yoyouno
光雕投影作品Chosi Chosi ©Xabiso Vili, Inka Kendzia, Elise Wessels, Jason Stapleton, art by Faith XLVII, music by Yoyouno

除了在XR3裡面期間免費下載體驗的作品之外,週五、六的光雕投影也是免費觀看,在法國當地時間晚上十點至十一點(如果不是宵禁就能一路播到兩點也不是問題)。台灣的捧油們就比較可惜了,凌晨四點要不要爬起來(誤)。Chia編正好也有參與到部分,之後再來專門聊聊!

去藝術節網站逛逛(英文)


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estival

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estival
©Tribeca Festival

「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由Jane Rosenthal珍·羅森索、Craig Hatkoff克雷格·赫克奧夫,以及Robert De Niro勞勃·狄尼洛所創立推動,為了要讓經歷了2001年911事件的Tribeca區重新活絡,僅花費120天、號召了1300位志工,於2002年盛大舉辦第一屆影展。

從創立的2002年至2019年,每年春天在紐約舉行,播映各種類型的電影、影集、音樂、遊戲、藝術及沉浸式內容等共十四個競賽單元,主要目的是將獨立電影推廣給更多民眾。之前每年都有約600場放映活動、超過15萬參與人次,去年因為疫情取消一年,今年又捲土重來啦!(而且今年要參加實體放映活動還要求在六月初以前就已經打完疫苗,並攜帶施打證明)

Tribeca at home
©Tribeca Festival

沒辦法去現場參與嗎?沒關係,他們也推出了Tribeca At Home,在線上可以一同觀看將近180部作品,並參與映後的Q&A環節。每部片大約落在USD$15,而可以看遍54支短片的pass售價為USD$25,喜歡獨立電影的你,可以好好研究片單,在螢幕前配著飲料、爆米花,一同線上觀看。

電影屬於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這六種傳統定義的「藝術」以外,有人稱為第七類藝術,但身為互動藝術領域的一員,你會更有興趣的應該是沉浸式、互動式的作品。

《大師狂想曲:蔡明亮》(Missing Pictures: Tsai Ming-Liang)
©Missing Pictures: Tsai Ming-Liang

要特別介紹的是12件入圍的XR作品(歸類為「immersive」),其中由台灣的綺影映畫與法國獲獎無數的製作公司ATLAS V共同製作的《大師狂想曲:蔡明亮》(Missing Pictures: Tsai Ming-Liang)作品。《大師狂想曲》系列邀請國際上五位優秀的大師級導演,談他們沒有機會實現、或者不會去拍成電影的精彩故事。第二集《大師狂想曲:蔡明亮》邀請蔡明亮導演來談他兒時於馬來西亞的童年回憶。

《Paper Birds》
©Paper Birds

另外還有Chia編已經看過第一集的《Paper Birds》,一個擁有音樂天賦的小孩要憑藉著彈奏手風琴、操控音樂的能力,打開通往不可見世界的大門,救回他那個被鬼影擄走的妹妹。與前兩年台灣共同出品的咕嚕米的眼睛有類似的微型世界(miniature)視覺以及敘事風格,無論細節、光影都非常考究,故事節奏緊湊,短短的時間讓人意猶未盡。

《Jailbirds: Bwa Kayiman》這件作品的呼聲頗高,也已經在製作期間獲得了法國的兩、三項補助,故事改編自比利時漫畫家Philippe Foerster於1988年刊登在Fluide Glacial裡的作品Paulot s’évade,探討監獄制度和人類自由的價值,總共會出三集,期待整個劇情的走向和體驗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火花。

《Paper Birds》及《Jailbirds: Bwa Kayiman》也都能在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裡看到。

《The Passengers》
©The Passengers

《The Passengers》是一個會因為觀眾的凝視、動作及聲音而影響故事走向的互動性多線敘事作品。去年出了一男一女的視角,這次在翠貝卡電影節則是小孩篇。記得綺影映畫與法國團隊Digital Rise製作、由Janet謝怡芬及她老公George出演的《囍宴機器人》(Mechanical Souls)也是會透過觀眾注視一個腳色的長度,去改變故事呈現的視角,當影片結束後,和其他人一聊,才發現每個人竟然都看到一些其他人沒看到的劇情,十分有趣,因此Chia編也很希望能夠在台灣看到這一部作品。

去影展網站逛逛


坎城影展XR市場展 Cannes XR – Marché du Film

坎城影展XR市場展 Cannes XR - Marché du Film

與影展同時進行的坎城電影市場展(Marché du film)是1959年第十三屆坎城影展,在Palais Croisette的屋頂,一個狹小的放映室裡誕生。它提供了一個官方、公開的平台,電影發行商、製片可以在市場內進行影片的銷售買賣,許多影片企劃都有機會在此媒合進而完成、上映。在此之前,影片的交易都是在場外私下進行。

而Cannes XR只是市場展裡面的其中一個分支,主要關注的是沉浸式技術與影視內容,提供給相關產業的導演、製作、工作室、藝術家、科技公司及各地和線上的經銷商、發行商一個聚集、碰面的機會,除了擴大人脈網,也討論目前製作的作品後續可能的合作、發行,認識最新的XR科技,激發各方的想像力與靈感,讓好作品能夠孕育孵化,而且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的VeeR VR Cinema競賽開放給VR360、3DOF及6DOF VR作品申請,入圍的作品會在XR3虛擬平台線上展出(一樣,有設備的就可以自行下載體驗啦)、也會在中國有實體場地供有興趣的人體驗。這十多件作品經過評審評選後,將頒發兩個獎項:最佳VR故事(Best VR Story)及最佳VR互動體驗(Best VR Interactive Experience)。

以下介紹兩部入圍的台灣作品:《輪迴》及《落難神像》。

《輪迴》(SAMSARA EP.1)
©黃心健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最新作品《輪迴》(SAMSARA EP.1)在三月時已於「西南偏南影展」 (South by Southwest Film Festival,簡稱SXSW )獲得了「虛擬劇場」(Virtual Cinema Competition)項目「評審團獎」(Jury Awards)的最大獎殊榮。其故事背景設定為一趟經歷數百年的太空旅行,在地球環境被人類完全摧毀的情況下,人們試圖尋找一個能夠移居的全新星球,並為了適應環境而重新設計了人類的DNA,以人工方式進化成一種新的生命體。但許多年過去了,人們漸漸發現其實他們只不過是在另一個時代,以不同的生命形式,重回數百年前早已破壞殆盡的地球,由是「輪迴」不已。

《落難神像》 (The Abandoned Deity)
©落難神像

高逸軍的《落難神像》 (The Abandoned Deity) 是一件VR360作品,再現了臺灣80年代末南台灣的港都風情,新科技VR時代的到來,換來了一次得以沉浸在神像視角的體驗機會。1987年,愛國獎卷吹起了熄燈號,但吹不熄這塊土地對傳統信仰的薄弱崇拜。 故事藉著一位青年與神像工藝的情感連結,映照出整個大環境的氛圍與價值觀。

除了這些作品之外,Cannes XR也給正在製作進行中的AR或VR作品一些曝光的機會,在產業龍頭、製作商、經銷商及策展人的面前,由導演或是製作人簡短介紹概念、展示作品原型等,希望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或是展出機會。其他還有一些講座、作品展示等等活動,完整的節目表尚未公布,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去影展網站逛逛


多數國家經歷過2020年措手不及的混亂,藝文場所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關閉、經濟大跌,今年有望開始慢慢復甦,各地影展經過一年沉潛籌備,仍然堅強地存在,並且繼續想辦法發揮影響力,無論是與其他影展聯合,或是找到最適合線上參與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參加。

這篇文章介紹的活動都能夠(部分)線上參與,三個影展的許多作品也可以在超現實博物館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MOR)中下載體驗,兩個期間為6/9-13及7/6-15,有興趣的人趕快找到你的頭顯好夥伴,在家來場虛擬無接觸的影展體驗吧!


如果你看完本篇介紹,而對互動藝術產生興趣,歡迎來看看十分療癒的生成式藝術作品分享。

如果你想要從簡單的一台電腦就開始創作屬於你的作品,歡迎加入老闆開的 Hahow 課程互動藝術程式創作入門,讓老闆帶你做出不同的創作!

互動藝術程式創作入門是為了不會程式的人所設計的課程,課程中會帶你看看不一樣的作品,並從基礎引導大家一步步完成作品,透過每次的賞析、實作到修正作品,讓大家覺得寫 code 不是這麼難的事情。其實,用程式寫互動藝術就像是拿一隻比較難的畫筆在進行創作,如果有機會使用它,便能夠做出和與眾不同的創作。

更多VR作品體驗心得:
邁向共感的現實及未來-《面向未來-共感聯覺》虛擬實境展覽(上)
邁向共感的現實及未來-《面向未來-共感聯覺》虛擬實境展覽(下)
看看法國的另一個與VR有關的活動Laval Virtual的介紹

參考資料:
NewImages Festival介紹XR3活動消息
Tribeca At Home活動頁面
專訪Jailbirds: Bwa Kayiman的導演Thomas Villepoux
坎城影展市場展介紹
坎城影展線上作品體驗列表
台灣原生VR作品揚名國際!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VR新作《輪迴》獲選美國西南偏南SXSW影展「評審團獎」最大獎!

作者:不是快馬的Chia編

人說多會一國語言如同多開了一扇窗,就讓住了三年巴黎的Chia編介紹許多Creative Coding相關領域中的國際盛事以及令人驚豔的作品,從法國出發,後遍布歐美。

墨雨設計banner

訂閱 Creative Coding Taiwan 電子報:

分享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